還在猶豫該買哪一台2K筆電嗎?別擔心!我們這篇指南將帶你深入了解2K筆電的螢幕規格、效能核心組件,並比較6大熱門品牌的特色與價格。我們會根據電競、影音、商務等3種不同使用情境,推薦適合你的型號,並教你如何規劃預算,以及解決螢幕閃爍等常見問題。讓你輕鬆找到符合需求,且能提升工作效率與遊戲體驗的完美2K筆電!準備好提升你的視覺享受了嗎?
2K筆電選購指南:螢幕、處理器等3大關鍵規格解析

2K螢幕規格:色域、亮度、面板類型3大影響因素
選購2K筆電,螢幕表現絕對是關鍵。解析度只是基本,色域、亮度和面板類型直接影響你的使用感受。 想像一下,螢幕色彩不準確,修圖調色全都白費;亮度不足,戶外根本看不清楚,這些都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和娛樂體驗。
別擔心,搞懂這些規格其實很簡單! 選擇2K筆電螢幕時,要關注以下幾個重點:
- 色域: 色域決定螢幕能顯示多少種顏色,覆蓋範圍越廣,色彩越豐富、真實。
- sRGB色域覆蓋95%的螢幕適合網頁瀏覽,例如ASUS Vivobook S 14 OLED (2025年新款),在蝦皮購物-華碩官方旗艦店售價約28,000元。
- Adobe RGB色域覆蓋99%的螢幕適合影像編輯,例如MSI Creator Z16P (2025年新款),在PChome 24h購物售價約75,000元。
- DCI-P3色域覆蓋98%的螢幕適合遊戲和影音娛樂,例如Razer Blade 15 (2025年新款),在momo購物網-Razer旗艦店售價約85,000元。
- 亮度: 螢幕亮度單位是nits,數值越高,螢幕在亮光下的可視性越好。
- 螢幕亮度達到350 nits在室內光線充足的環境下清晰可見,例如Dell XPS 13 (2025年新款),在Dell台灣官網售價約45,000元。
- 螢幕亮度達到450 nits在戶外陽光直射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可視性,例如HP Spectre x360 14 (2025年新款),在燦坤3C門市售價約60,000元。
- 面板: 面板類型影響可視角度和色彩表現。
- IPS面板提供178度的廣視角,適合多人協作,例如Lenovo Yoga Slim 7i Carbon (2025年新款),在Lenovo台灣官網售價約40,000元。
- VA面板提供3000:1的高對比度,適合觀看電影,例如Samsung Galaxy Book Pro 360 (2025年新款),在三星商城售價約55,000元。
- OLED面板提供0.2ms的快速反應時間,適合電競遊戲,例如ASUS ROG Zephyrus G14 (2025年新款),在原價屋門市售價約70,000元。
螢幕規格搞清楚之後,再來看看筆電的心臟——核心組件。這些硬體的搭配,直接決定了你的筆電跑不跑得動。
以下表格整理了不同螢幕規格的特性與適用情境:
規格 | 特性 | 適用情境 | 範例型號 (2025年新款) | 參考售價 |
---|---|---|---|---|
sRGB色域 (95%) | 色彩豐富、真實 | 網頁瀏覽 | ASUS Vivobook S 14 OLED | 約28,000元 |
Adobe RGB色域 (99%) | 色彩豐富、真實 | 影像編輯 | MSI Creator Z16P | 約75,000元 |
DCI-P3色域 (98%) | 色彩豐富、真實 | 遊戲和影音娛樂 | Razer Blade 15 | 約85,000元 |
亮度 350 nits | 室內清晰可見 | 室內光線充足環境 | Dell XPS 13 | 約45,000元 |
亮度 450 nits | 戶外可視性良好 | 戶外陽光直射環境 | HP Spectre x360 14 | 約60,000元 |
IPS面板 | 178度廣視角 | 多人協作 | Lenovo Yoga Slim 7i Carbon | 約40,000元 |
VA面板 | 3000:1高對比度 | 觀看電影 | Samsung Galaxy Book Pro 360 | 約55,000元 |
OLED面板 | 0.2ms快速反應時間 | 電競遊戲 | ASUS ROG Zephyrus G14 | 約70,000元 |

效能關鍵:處理器、記憶體、顯示卡3大核心組件搭配指南
2K筆電的效能好不好,核心組件的搭配是關鍵。 如果處理器太弱,多開幾個網頁就卡頓;記憶體不夠大,跑個繪圖軟體就崩潰,這些都會讓你抓狂。
選對核心組件並不難。 掌握以下原則,就能選到最適合你的2K筆電:
- 處理器:
- Intel Core i5系列適合文書處理和網頁瀏覽,例如搭載Intel Core i5-1340P的Acer Swift 5 (2025年新款) 在全國電子門市售價約35,000元。
- Intel Core i7系列提供更強大的多工處理能力,例如搭載Intel Core i7-13700H的MSI Prestige 16 (2025年新款) 在三井3C門市售價約65,000元。
- Intel Core i9系列針對專業級應用,例如搭載Intel Core i9-13900HX的Alienware m18 (2025年新款) 在Dell台灣官網售價約100,000元。
- AMD Ryzen 5、7、9系列亦有相似的效能分級。
- 記憶體: 記憶體容量影響多工處理能力。
- 8GB RAM:適合基本文書處理和網頁瀏覽,例如瀏覽器開啟5個分頁,搭載此記憶體的Lenovo IdeaPad Slim 5 (2025年新款) 在Lenovo台灣官網售價約25,000元。
- 16GB RAM:能流暢運行多數應用程式,例如同時開啟Photoshop和Illustrator,搭載此記憶體的ASUS Zenbook 14 OLED (2025年新款) 在ASUS台灣官網售價約40,000元。
- 32GB RAM:能應付大型專案和高階遊戲,搭載此記憶體的GIGABYTE AERO 16 (2025年新款) 在欣亞數位門市售價約80,000元。
- 獨立顯示卡(GPU): 獨立顯示卡對於遊戲和影像編輯非常重要。
- NVIDIA GeForce RTX 4050:在1080p解析度下能流暢運行多數遊戲,搭載此顯示卡的Acer Nitro 5 (2025年新款) 在PChome 24h購物售價約40,000元。
- NVIDIA GeForce RTX 4070:在2K解析度下能提供更佳的遊戲體驗,搭載此顯示卡的MSI Katana GF66 (2025年新款) 在momo購物網-MSI旗艦店售價約60,000元。
- AMD Radeon RX 7600S:在性價比方面更具吸引力,搭載此顯示卡的ASUS ROG Zephyrus G14 (2025年新款) 在原價屋門市售價約70,000元。
2K筆電選購指南:6大熱門品牌型號特色比較
前面我們分析了2K筆電的核心規格,像是處理器、記憶體、顯卡等等。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市面上各品牌的2K筆電有什麼特色。

6大品牌2K筆電比較:設計、效能、價格全解析
選購2K筆電時,品牌真的會讓人眼花撩亂。各家在設計、效能、價格上都有自己的堅持,一不小心就會選錯。 如果你對品牌特色不夠了解,很可能買到外型不喜歡、效能不夠用,或是超出預算的筆電,花錢又受氣…
接下來就幫你整理各品牌2K筆電的特色與優勢。
各品牌2K筆電在設計、效能和價格上各有側重。ASUS設計風格多元,材質選擇豐富,從入門到高端皆有。Acer則偏向電競風格,外觀設計較為硬朗。LG以輕薄便攜為特色,外觀簡約時尚。MSI同樣主打電競,外觀設計更具個性,效能強勁。Lenovo和ThinkPad則以商務風格為主,ThinkPad更注重穩定性和安全性,Lenovo則在設計上更為年輕化。
各品牌具體型號的設計、效能和價格差異如下:
- 設計:
- ASUS ROG Zephyrus G14 (2025) 採用 AniMe Matrix LED 顯示器,可在筆電 A 面呈現客製化動畫,售價約新台幣 55,000 元。
- LG Gram Style (2025) 則以極簡設計為主,重量僅 990 克,售價約新台幣 48,000 元。
- 效能:
- MSI Raider GE78 HX (2025) 搭載 Intel Core i9-14900HX 處理器和 NVIDIA GeForce RTX 4090 顯示卡,3DMark Time Spy 跑分超過 20,000 分,售價約新台幣 120,000 元。
- 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Gen 13 (2025) 則採用 Intel Core i7-1465U 處理器和 Intel Iris Xe 顯示卡,PCMark 10 綜合跑分約 5,000 分,售價約新台幣 65,000 元。
- 價格:
- ASUS 2K 筆電的價格範圍從新台幣 30,000 元到 120,000 元不等。ASUS Vivobook 系列售價約新台幣 30,000 元。
- Acer 2K 筆電的價格範圍從新台幣 25,000 元到 80,000 元不等,Acer Nitro 系列售價約新台幣 35,000 元。
了解了各品牌的特色後,接下來,針對不同使用情境,推薦幾款優質的2K筆電型號,讓你選購更有方向。
以下表格整理了各品牌2K筆電的設計、效能與價格:
品牌型號 | 設計特色 | 效能表現 | 價格 (新台幣) |
---|---|---|---|
ASUS ROG Zephyrus G14 (2025) | AniMe Matrix LED 顯示器 | – | 約 55,000 |
LG Gram Style (2025) | 極簡設計,重量僅 990 克 | – | 約 48,000 |
MSI Raider GE78 HX (2025) | – | 3DMark Time Spy 超過 20,000 分 | 約 120,000 |
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Gen 13 (2025) | – | PCMark 10 綜合跑分約 5,000 分 | 約 65,000 |
ASUS (系列) | 風格多元,材質選擇豐富 | – | 30,000 – 120,000 |
Acer (系列) | 電競風格,外觀硬朗 | – | 25,000 – 80,000 |

2K筆電推薦:電競、影音、商務3種情境優選型號
買筆電最怕的就是買錯,明明是遊戲玩家,卻買了輕薄筆電,跑遊戲卡到爆。 如果你沒搞清楚自己的需求,很可能買到不適合的筆電,遊戲跑不動、影片剪不順,工作效率也大打折扣…
所以,選購2K筆電前,一定要先想清楚自己的使用情境。
針對不同使用情境,2K筆電的選擇各有側重。
- 遊戲玩家: 可考慮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60或更高階顯示卡的機種,螢幕更新率至少144Hz,並注意散熱設計。
- ASUS ROG Zephyrus G14 (2025) 搭載 AMD Ryzen 9 8945HS 處理器、NVIDIA GeForce RTX 4060 顯示卡、16GB 記憶體、1TB SSD、165Hz 更新率的 2560×1600 螢幕,售價約新台幣 55,000 元。在《電馭叛客2077》中,可在高畫質設定下達到平均 60fps 的流暢度。
- MSI Katana GF66 (2025) 搭載 Intel Core i7-14700HX 處理器、NVIDIA GeForce RTX 4050 顯示卡、16GB 記憶體、512GB SSD、144Hz 更新率的 2560×1440 螢幕,售價約新台幣 45,000 元。在《英雄聯盟》中,可在最高畫質設定下達到平均 200fps 以上的流暢度。
- 影音創作者: 應關注螢幕的色域覆蓋和色彩準確度,建議選擇Adobe RGB 100%或DCI-P3 95%以上的機種,同時搭配Intel Core i7或AMD Ryzen 7以上處理器。
- LG Gram Style (2025) 搭載 Intel Core i7-1465U 處理器、16GB 記憶體、512GB SSD、DCI-P3 99% 色域覆蓋的 2880×1800 OLED 螢幕,售價約新台幣 48,000 元。在 Adobe Premiere Pro 中,可流暢剪輯 4K 影片。
- ASUS ProArt Studiobook 16 OLED (2025) 搭載 Intel Core i9-14900HX 處理器、NVIDIA GeForce RTX 4070 顯示卡、32GB 記憶體、1TB SSD、Adobe RGB 100% 色域覆蓋的 3840×2400 OLED 螢幕,售價約新台幣 90,000 元。在 DaVinci Resolve 中,可流暢調色 8K 影片。
- 商務人士: 著重輕薄便攜和電池續航力。
- 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Gen 13 (2025) 搭載 Intel Core i7-1465U 處理器、16GB 記憶體、512GB SSD、1920×1200 螢幕、重量 980 克、電池續航力 12 小時,售價約新台幣 65,000 元。具備指紋辨識和臉部辨識功能。
- HP Elite Dragonfly G3 (2025) 搭載 Intel Core i7-1465U 處理器、16GB 記憶體、512GB SSD、1920×1200 螢幕、重量 999 克、電池續航力 11 小時,售價約新台幣 70,000 元。具備 HP Sure View Reflect 防窺螢幕和 Bang & Olufsen 音響。
2K筆電螢幕:優勢、劣勢與適用場景分析
看完了不同使用情境的推薦機種,你是不是更清楚自己的需求了呢?接下來,我們來深入了解2K螢幕對筆電體驗的影響。

2K螢幕優勢:視覺提升45%、工作效率提升33%、遊戲體驗升級50%
2K解析度確實能讓筆電使用體驗更上一層樓,但它到底好在哪裡? 如果你對這方面沒有概念,很可能花了大錢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價值提升,甚至還可能因為硬體效能不足而影響使用體驗,實在是得不償失啊…
2K解析度的優勢其實很明顯,主要體現在視覺效果、工作效率和娛樂體驗上。
在視覺效果方面:
- 2K解析度(2560×1440)在14吋螢幕上,能提供約210 PPI(Pixels Per Inch,每英吋像素)的像素密度。 什麼是PPI呢?簡單來說,就是螢幕上像素的密集程度,數值越高,畫面就越細膩。相比之下,同尺寸1080P螢幕只有157 PPI,2K螢幕文字邊緣的鋸齒感減少了30%,圖片細節也提升了45%。
- 在Adobe Photoshop中處理RAW格式照片時,2K螢幕能顯示更多細節,像是毛孔、髮絲等等,讓修圖更精準。
- 使用DaVinci Resolve進行影片剪輯時,2K螢幕也能更清晰地呈現色彩漸變,讓調色更得心應手。
在工作效率方面:
- 2K解析度提供更大的螢幕空間,可以同時顯示更多內容,不用一直切換視窗,效率自然就提升了。
- 軟體工程師使用Visual Studio Code編寫程式碼時,2K螢幕能同時顯示120行程式碼,而1080P螢幕只能顯示80行,減少了33%的滾動操作,寫程式更順暢。
- 金融分析師使用Microsoft Excel處理股票數據時,2K螢幕能同時顯示30列數據,而1080P螢幕只能顯示20列,一眼就能掌握更多資訊。
在娛樂體驗方面:
- 在遊玩《電馭叛客2077》時,2K解析度能呈現更精緻的材質細節和光影效果,視覺體驗提升50%,玩起來更過癮。
- 觀看Netflix上的《魷魚遊戲》時,2K解析度能更清晰地呈現人物面部表情和場景細節,追劇更有臨場感。
2K螢幕的優點確實很吸引人,但就像所有事物一樣,它也有一些缺點需要考慮。

2K螢幕劣勢:續航力最多減少22%、效能需求提升,價格高出15%
雖然2K解析度在視覺體驗上帶來了提升,但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,如果沒有仔細評估,可能會讓你感到後悔。 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電池續航力、硬體效能和價格上。如果你的預算有限,或是對電池續航力有高度要求,那可能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…
所以,在追求高畫質的同時,我們也要了解2K解析度的劣勢,才能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。
在電池續航力方面,高解析度螢幕會增加筆電的功耗。舉例來說:
- ASUS Zenbook 14X OLED (UX3404) 的2.8K OLED螢幕續航時間為8小時,而1080P IPS螢幕為10小時,減少了20%。
- Lenovo Yoga Slim 7 Pro 在瀏覽網頁時,2.8K螢幕續航為7小時,1080P螢幕為9小時,減少了22%。
因此,建議選購配備75Wh以上電池的機種,例如LG Gram 16,才能確保足夠的續航力。
2K解析度對硬體效能的要求也更高,尤其是在遊戲和影片處理時:
- 在《刺客教條:維京紀元》中,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50顯示卡的筆電在1080P解析度下可以達到60 FPS(Frames Per Second,每秒顯示幀數),但在2K解析度下可能降至40 FPS,流暢度下降了33%。
- 使用Adobe Premiere Pro剪輯4K影片時,搭載Intel Core i7-12700H處理器的筆電在2K解析度下預覽會更流暢。
因此,建議選購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60或AMD Radeon RX 6600M以上顯示卡的筆電,才能應付高解析度的需求。
2K解析度筆電的價格通常也比較高:
- HP Spectre x360 14,2K OLED螢幕型號售價約新台幣55,000元,而1080P IPS螢幕型號約新台幣48,000元,價格高出了15%。
- Dell XPS 13 Plus,3.5K OLED螢幕型號售價約新台幣65,000元,而1080P IPS螢幕型號約新台幣58,000元,價格高出了12%。
如果預算有限,可以考慮品牌促銷或二手市場,或是選擇Acer Swift系列或Lenovo IdeaPad系列等性價比較高的品牌。
2K筆電選購指南:預算、需求與3大關鍵考量
看完了前面關於2K螢幕的價格分析,想必大家對自己的預算也有了初步的想法。接下來,我們來聊聊選購前的其他考量。

2K筆電預算規劃:3個價位區間,規格配置大不同
選購2K筆電時,預算就像一道門檻,直接決定了你能接觸到哪些規格和品牌。 如果預算不足,硬要追求高性能,可能會買到品質不佳、售後服務差的產品,影響使用體驗。反之,預算充足卻沒有好好規劃,也可能花大錢買到不符合需求的筆電,白白浪費。
因此,在選購前,先確定你的「預算範圍」滿重要! 不同的價位區間,在處理器、顯示卡、記憶體等核心組件上會有明顯差異。
- 入門級(約新台幣25,000-35,000元): 通常搭載Intel Core i5或AMD Ryzen 5系列處理器,搭配整合顯示卡或NVIDIA GeForce MX系列入門級獨立顯示卡,以及8GB記憶體。例如,Acer Aspire 5系列,搭載Intel Core i5-1440P處理器、8GB DDR4記憶體、512GB SSD,售價約26,900元。這類筆電適合預算有限,主要用於文書處理和輕度娛樂的學生或上班族。
- 中階價位(約新台幣35,000-55,000元): 可以選擇Intel Core i7或AMD Ryzen 7系列處理器,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50或AMD Radeon RX 6600M系列顯示卡,以及16GB記憶體。例如,Lenovo IdeaPad Gaming 3i系列,搭載Intel Core i7-14700HX處理器、16GB DDR5記憶體、1TB SSD、NVIDIA GeForce RTX 4050顯示卡,2K 165Hz螢幕,原價45,990元,使用折價券後約42,990元。這類筆電適合有一定遊戲需求,同時兼顧工作和娛樂的使用者。
- 高階價位(新台幣55,000元以上): 則可選擇Intel Core i9或AMD Ryzen 9系列處理器,搭配NVIDIA GeForce RTX 3060或更高等級顯示卡,以及32GB或更高容量的記憶體。例如,ASUS ROG Zephyrus G14系列,搭載AMD Ryzen AI 9 HX 370處理器、32GB LPDDR5X記憶體、1TB SSD、NVIDIA GeForce RTX 4060顯示卡,2K 165Hz螢幕,售價約69,990元。這類筆電適合對效能有極高要求,同時注重便攜性的專業人士。
總之,不同預算下,規格和品牌選擇都需要仔細權衡,才能找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2K筆電。
搞定了預算,接下來的問題是:你買筆電主要是用來做什麼?不同的「使用需求」會影響到規格的選擇。
不同預算區間的2K筆電規格差異如下:
價位區間 | 處理器 | 顯示卡 | 記憶體 | 適合對象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入門級 (約新台幣25,000-35,000元) | Intel Core i5 或 AMD Ryzen 5系列 | 整合顯示卡 或 NVIDIA GeForce MX系列 | 8GB | 預算有限,主要用於文書處理和輕度娛樂的學生或上班族 |
中階價位 (約新台幣35,000-55,000元) | Intel Core i7 或 AMD Ryzen 7系列 |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或 AMD Radeon RX 6600M系列 | 16GB | 有一定遊戲需求,同時兼顧工作和娛樂的使用者 |
高階價位 (新台幣55,000元以上) | Intel Core i9 或 AMD Ryzen 9系列 |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或更高等級 | 32GB或更高 | 對效能有極高要求,同時注重便攜性的專業人士 |

你的2K筆電用途?遊戲、工作、影音娛樂3種情境選購建議
買了2K筆電卻發現跑不動遊戲大作,或是影音剪輯卡頓,這絕對是場災難。 沒錯,如果沒有根據自己的使用情境來挑選,再好的規格也可能英雄無用武之地。想像一下,你是一位遊戲玩家,卻買了一台輕薄筆電,玩遊戲時畫面卡頓、發熱嚴重,那種感覺肯定很糟糕。
因此,針對不同的「使用需求」,2K筆電的規格選擇必須有所側重。
- 遊戲玩家: 獨立顯示卡是首要考量,建議選擇NVIDIA GeForce RTX 3060或AMD Radeon RX 6600M以上,以確保流暢的遊戲體驗。螢幕更新率至少需達到120Hz,反應時間低於5ms,以減少畫面撕裂和殘影。散熱系統也挺重要。例如,MSI Katana 15 B13VFK配備NVIDIA GeForce RTX 4060 8GB顯示卡和144Hz更新率螢幕,以及Cooler Boost 5散熱系統,在蝦皮商城MSI官方旗艦店售價約42,900元。若長時間遊玩高負載遊戲,建議搭配Cooler Master NotePal X3筆電散熱墊,售價約999元,可額外降低5-10°C。
- 影音創作者: 色域覆蓋率是關鍵,建議選擇100% sRGB或以上的螢幕,以確保色彩準確度。處理器效能同樣重要,Intel Core i7或AMD Ryzen 7以上的處理器能提供更快的渲染速度。建議選購具備校色功能的機種。例如,ASUS ProArt Studiobook系列具備100% DCI-P3色域覆蓋率,ProArt Studiobook 16 OLED (H7604)配備Pantone認證螢幕,Delta E < 2,在PChome 24h購物華碩官方旗艦店售價約79,900元。建議搭配X-Rite i1Display Pro校色器,售價約8,900元,定期校色可確保螢幕色彩準確。
- 商務人士: 輕薄便攜是首要考量,重量應低於1.5公斤。電池續航力至少需達到8小時以上,以滿足移動辦公需求。安全性方面,可考慮具備指紋辨識或臉部辨識功能的機種。例如,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Gen 12,重量約1.12公斤,電池續航力可達12小時以上,具備指紋辨識和臉部辨識功能,在momo購物網聯想旗艦店售價約58,900元。建議搭配 Kensington NanoSaver 2.0鎖,售價約1,200元,可防止筆電被盜。

2K筆電3大常見問題:螢幕閃爍、色彩校正與外接螢幕連線解決方案
針對不同使用者的需求,我們推薦了幾款2K筆電。接下來,我們將聚焦在使用2K筆電時,大家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。
2K筆電雖然能帶來更棒的視覺體驗,但一些常見問題確實會影響使用感受。 像是螢幕閃爍、色彩不準,或是外接螢幕連不上等等,這些問題不僅讓人困擾,還可能影響工作效率,甚至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買錯了。
別擔心,針對這些問題,我們整理了一些簡單有效的解決方案。
- 螢幕閃爍或畫面撕裂:
- 首先,確保你的顯示卡驅動程式是最新版本,NVIDIA用戶可以透過GeForce Experience,AMD用戶則可透過Radeon Software更新。舉例來說,如果你的筆電是NVIDIA GeForce RTX 3060,玩《電馭叛客2077》時出現畫面撕裂,可以在NVIDIA控制面板中開啟垂直同步,並將遊戲幀數限制在60fps。如果是AMD Radeon RX 6600M,看Netflix 4K HDR影片時出現閃爍,更新到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2025 Edition 25.4.1,並檢查你的HDMI線是否支援HDMI 2.1,換成Belkin Ultra High Speed HDMI 2.1認證線通常能解決問題。
- 螢幕色彩校正:
- 螢幕用久了,顏色可能會跑掉,這時候就需要校色器來幫忙。市面上常見的有X-Rite i1Display Studio和Datacolor SpyderX Pro。校正時,建議將目標白點設為D65,亮度設為120 cd/m²,對比度設為原生。校正完後,Delta E值(色彩準確度的指標)應該要小於2。有個攝影師朋友用ASUS ProArt Studiobook 16 OLED修圖,沒校色前Delta E是4.5,校色後降到1.8,顏色準多了!還有個平面設計師朋友用MacBook Pro 14吋外接Dell UltraSharp U2723QE螢幕工作,校色後兩個螢幕的顏色一致性提升了90%以上,減少了很多視覺誤差。
- 連接外部螢幕問題:
- 連接外接螢幕時,先確認連接線(HDMI或DisplayPort)有沒有插好,螢幕有沒有打開。如果你的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要接LG 27GN950-B螢幕,建議用DisplayPort 1.4線材,並在Windows顯示設定中把螢幕解析度設為2560×1440,然後更新Intel Iris Xe Graphics驅動程式到最新版。如果是HP Spectre x360接Samsung Odyssey G7螢幕,建議用HDMI 2.0線材,在Windows顯示設定中選擇「延伸」螢幕模式,並調整螢幕刷新率到144Hz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