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在2025年入手一台MacBook嗎?本文是你的終極購買指南!我們將深入探討M3晶片帶來的效能提升(最高達50%),以及macOS系統的優勢(效率提升20%)。此外,我們也會分析4大潛在風險,例如高昂的維修費用和軟體相容性問題,並提供MacBook Air與Pro兩大系列的選購建議,讓你輕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機種,徹底破解購買迷思!
MacBook優勢:macOS與M3晶片如何提升你的效率?

macOS系統:流暢體驗+3大安全機制,效率提升20%!
很多人選擇MacBook,正是看中它與眾不同的優勢。Windows用久了,你可能早就厭倦了卡頓和複雜的操作,MacBook的macOS系統就像一股清流,用起來更順暢、更直觀。 如果你每天都要花很多時間跟電腦打交道,系統不好用真的會讓人崩潰。想像一下,開個檔案要等半天,或者重要的設計稿因為系統崩潰而丟失,那種感覺真的會讓人抓狂…
其實,macOS的優勢體現在很多細節上,它能給你帶來完全不一樣的使用體驗。 在2025年最新版的macOS Sonoma中,你可以直接在MacBook桌面添加iPhone小工具,隨時掌握手機電量和天氣資訊,多裝置協作更方便。Stage Manager還能自動整理桌面視窗,讓你專注工作,效率提升20%。
macOS在安全性方面也做得很好:
- 沙盒技術:應用程式在獨立環境運行,避免惡意軟體入侵。
- Gatekeeper:只允許安裝App Store或蘋果認證的應用程式,降低風險。
- 定期安全更新:蘋果會定期修補漏洞,例如2025年3月修補WebKit漏洞,2月修補Kernel漏洞,防止惡意程式碼入侵。
macOS與Windows系統功能對比:
- Automator:通過拖拽創建自動化工作流程,例如批量轉換圖片格式。
- Time Machine:自動備份整個系統,包括應用程式、文件和設定,再也不怕資料丟失。
- iMessage:在MacBook上收發簡訊和iMessage,並與iPhone同步,溝通無縫連接。
說完了macOS系統的優勢,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蘋果筆電在硬體和生態系統方面,又有哪些獨到之處。

M3晶片+蘋果生態:硬體軟體整合,效率提升30%~50%!
蘋果筆電另一個優勢是硬體與生態系統的完美結合,帶來極致的使用體驗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蘋果晶片到底強在哪裡? 晶片不夠強,修圖、剪影片就會卡頓,玩遊戲也不流暢,再好的設計也沒辦法完美呈現。更讓人頭疼的是,裝置之間的協作不順暢,傳個檔案都要花半天,效率簡直低到爆…
蘋果的解決方案是,打造自家晶片和生態系統,讓硬體和軟體無縫整合。 蘋果M3系列晶片在CPU、GPU和神經引擎方面表現出色。它採用統一記憶體架構,CPU效能比前代提升30%,GPU提升50%,神經引擎能更快處理機器學習任務,提升Final Cut Pro影片編輯和Photoshop圖像處理等專業應用程式的效能。
M3晶片在具體應用場景下的性能提升:
- Final Cut Pro:M3 Max晶片的MacBook Pro可同時處理10條8K ProRes影片流,M1 Max只能處理7條,影片編輯效率提升30%。
- Adobe Photoshop:M3晶片的MacBook Air能更快完成複雜圖像處理任務,例如AI圖像修復,速度比M1晶片快40%。
- 遊戲:《原神》等大型遊戲在M3晶片的MacBook Pro上運行更流暢,平均幀率比M1晶片高25%。
蘋果生態系統簡化跨裝置協作。AirDrop和iCloud的實際應用案例:
- 設計師使用AirDrop將MacBook上的設計稿快速傳輸到iPhone,方便在客戶面前展示,節省5分鐘傳輸時間。
- 攝影師使用iCloud將iPhone上的照片自動同步到MacBook,方便後期處理,節省10分鐘導入時間。
- 學生使用iCloud Drive將MacBook上的作業同步到iPad,方便課堂上查看和修改,提升學習效率。
Continuity功能讓你在MacBook上接聽iPhone電話,或回覆iPhone簡訊,還能用Universal Clipboard在MacBook和iPhone之間複製貼上,多裝置協作更方便。
MacBook缺點:購買前你必須知道的4大潛在風險
蘋果生態的確方便,但MacBook並非完美。接下來,我們將聚焦在購買MacBook前,你必須知道的缺點。

MacBook維修費驚人:AppleCare+保固3年要價6290元起,螢幕維修最高22000元!
MacBook價格偏高是個事實,這點大家應該都有共識。 但你可能沒想過,除了當下掏錢的痛,後續的維修費用也是個坑。萬一不小心摔到,或是零件出問題,那維修費可是會讓你心痛到睡不著… 長期下來,總花費可能比你想像的還要多更多。
事先了解這些潛在成本,就能更好地規劃預算。 讓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數字:
- AppleCare+服務: MacBook Air保三年要花你6,290元,Pro 16吋更要12,990元。
- 官方維修價格: 沒保AppleCare+,換Pro 16吋螢幕可能要噴掉15,000到22,000元,主機板壞掉更慘,可能破萬!
- AppleCare+自付額: 就算有保,螢幕摔壞也要自付3,200元,其他意外更要9,600元。
- 第三方維修價格: 光華商場換Air電池大概2,500到4,000元,換螢幕5,000到8,000元。Pro 16吋換電池4,000到6,000元,螢幕可能要8,000到12,000元。
價格的確是硬傷,但軟體相容性也是另一個需要考慮的點。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部分的問題。
nan
nan

軟體相容性限制:Revit、Visio等軟體在Mac上的替代方案與成本考量
MacBook在軟體相容性上確實有些限制,尤其是那些Windows專用的軟體。 如果你工作或學習上,剛好需要用到這些軟體,那可就麻煩了。為了跑這些程式,你可能得花額外的錢買虛擬機,或是重灌雙系統,不僅麻煩,還可能影響電腦效能。
還是有方法可以解決的。 你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案:
- Autodesk Revit:建築設計師愛用的BIM軟體,但Mac版功能比較少。可以試試Graphisoft Archicad,它有完整的Mac版,功能也很像Revit。Autodesk Fusion也有Mac版,適合產品設計。如果非Revit不可,就用Parallels Desktop或VMware Fusion,或是用Boot Camp裝Windows。BIM me UP!測試過,Revit 2025在M3 Pro的MacBook Pro上,用Parallels跑起來還不錯。
- Microsoft Visio:畫流程圖的工具,Mac上可以用Lucidchart或OmniGraffle代替。Draw.io(Diagrams.net)是免費的線上工具,可以匯入Visio檔案。Creately也有免費版,SmartDraw則是付費的,功能跟Visio很像。Google Drawings也是個免費選擇。
- 特定版本的Adobe軟體:舊版的Adobe軟體可能跟最新的macOS不相容,記得更新到最新版,或是找替代方案。
Parallels Desktop 2025標準版一年要2,490元,Pro版要3,590元。VMware Fusion Pro個人用免費,但商業授權要錢。在16GB記憶體的MacBook Air上跑Windows 11,可能會吃掉4GB到8GB的記憶體。
MacBook選購指南:2大系列,教你挑選最適合你的機種
前面我們討論了Mac相容性問題與解決方案。接下來,我們將聚焦於MacBook的選購,協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型號。

MacBook Air:輕薄便攜,M3晶片效能提升17%-19%,32400元起
很多人在選擇MacBook時,常常在Air和Pro之間猶豫不決。 選Air怕效能不夠,選Pro又覺得太重,結果買回去發現不是過剩就是不足,白白浪費了錢。更慘的是,如果選錯了,工作效率降低,甚至影響到學習和工作的心情。
MacBook Air就是輕薄便攜的入門首選。 它的優勢在於輕巧的機身和長效電池續航力,非常適合學生、上班族等需要經常移動的使用者,足以應付日常辦公、文書處理、網頁瀏覽和輕度娛樂需求。當然,Air的效能相對較弱,不適合執行大型遊戲或專業影音編輯軟體。
MacBook Air 13 吋 M3 版本,機身尺寸為 30.41 公分 (寬) x 21.5 公分 (深) x 1.13 公分 (高),重量僅 1.24 公斤,而 15 吋版本重量為 1.51 公斤。M3 晶片的 MacBook Air 在 Geekbench 6 跑分測試中,單核約 3600 分,多核約 14700 分,相較於 M2 晶片的單核 3065 分、多核 11950 分,效能提升約 17%-19%。
在選擇MacBook Air配置時,建議根據個人需求考量:
- 基本款: 通常配備8GB記憶體和256GB儲存空間,適合預算有限的使用者。
- 升級款: 若需要更流暢的多工處理或儲存更多檔案,可考慮升級至16GB記憶體和512GB或1TB儲存空間。
目前M3晶片的MacBook Air可在Apple官網、PChome 24h購物、momo購物網等線上平台購買,售價約為32400元起。M2晶片的版本則更為經濟實惠,約27900元起。選擇時應權衡預算和效能需求,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配置。
了解了MacBook Air的特性後,如果你是專業工作者,追求極致效能,那接下來這款MacBook Pro絕對是你的菜。
以下表格整理了MacBook Air的相關資訊:
特性 | M3 晶片 MacBook Air |
---|---|
尺寸 (13吋) | 30.41 公分 (寬) x 21.5 公分 (深) x 1.13 公分 (高) |
重量 (13吋) | 1.24 公斤 |
Geekbench 6 單核跑分 | 約 3600 分 |
Geekbench 6 多核跑分 | 約 14700 分 |
價格 | 32400元起 |

MacBook Pro:專業效能利器,M3 Max晶片渲染速度提升30%,74900元起
專業人士在選擇筆電時,最怕遇到效能瓶頸,影響工作效率。 像是影片剪輯到一半卡頓、圖像渲染速度慢到讓人崩潰,或是程式編譯時間長到可以泡杯咖啡…這些問題不僅浪費時間,更會影響創作靈感和工作品質。
MacBook Pro就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生的。 它是為影片剪輯師、圖像設計師和程式開發者等專業人士打造的效能利器,在處理高解析度影片、複雜圖像和大型程式碼庫時表現出色。MacBook Pro 提供 14 吋和 16 吋兩種尺寸,14 吋 Liquid Retina XDR 顯示器解析度為 3024 x 1964,16 吋為 3456 x 2234,均支援 ProMotion 自動適應更新頻率技術,最高可達 120Hz。
選擇MacBook Pro配置時,需根據具體需求考量:
- CPU:M3 Pro或M3 Max晶片,核心數越多,多工處理能力越強。
- GPU:M3 Pro 晶片提供 14 核心和 18 核心 GPU 兩種選擇,M3 Max 晶片則提供 30 核心和 40 核心 GPU。對於主要進行平面設計的使用者,14 核心 GPU 的 M3 Pro 已能滿足 Adobe Photoshop 等軟體的需求;但對於需要處理 4K 影片或進行 3D 建模的使用者,建議選擇 18 核心 GPU 的 M3 Pro 或更高規格的 M3 Max,以確保軟體運行流暢,例如在 Cinema 4D 中進行複雜場景渲染時,40 核心 GPU 的 M3 Max 比 18 核心 GPU 的 M3 Pro 速度快 30%。
- 記憶體:至少16GB,32GB或更高可提升大型專案的效能。MacBook Pro 提供 16GB、32GB、36GB、48GB、64GB、96GB 和 128GB 等多種記憶體容量選擇。在 Xcode 中編譯大型 iOS 專案時,32GB 記憶體的 MacBook Pro 比 16GB 記憶體的編譯速度快 20%。
- 儲存空間:512GB SSD起,1TB或更大容量適合儲存大量媒體檔案。
不同配置的價格差異顯著。例如,配備M3 Pro、16GB記憶體和512GB SSD的14吋MacBook Pro起價約為74900元,而配備M3 Max、36GB記憶體和1TB SSD的16吋MacBook Pro則可能超過120000元。
MacBook迷思破解:你可能不知道的3大真相
看完了MacBook Pro的選購要點,大家應該對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規格更有概念了。接下來,我們來破解一些關於MacBook的常見迷思。

Mac適用於哪些職業?打破3大職業刻板印象
很多人覺得MacBook只適合特定職業,這其實是個誤解。 這種刻板印象,可能會讓你錯失一台適合自己的好電腦,尤其現在很多軟體都有跨平台版本,限制自己只用特定系統,反而會綁手綁腳。
事實上,MacBook在許多領域都能發揮它的價值。 像是影音創作,Final Cut Pro (專業影片剪輯軟體,買斷制約9,990元)就很受獨立影片創作者歡迎;程式開發者也能免費使用Xcode (蘋果官方IDE)開發iOS App。
不只這些,MacBook在商務和教育領域也很有潛力。舉例來說,Microsoft 365 (就是以前的Office) 在Mac上的價格跟Windows版本一樣,都是每月每人330元起。
不同型號的MacBook,適合不同需求的人:
- MacBook Air (M2晶片版本,約37,900元起,重1.24公斤):輕巧方便,適合學生或商務人士。
- MacBook Pro 14吋 (M2 Pro晶片版本,約64,900元起):效能更強,適合影片剪輯師或攝影師。
- Mac mini (M2晶片版本,約18,900元起):適合已有螢幕、鍵盤等周邊設備的使用者。
再舉些實際例子:
- 建築師用MacBook Pro 16吋,搭配Vectorworks Architect 2025 (專業3D建模軟體) 進行3D建模,M2 Max晶片讓操作超順暢,渲染時間也快了30%。
- 老師用MacBook Air,搭配GarageBand (蘋果內建的音樂創作軟體) 製作音樂教材。
- 會計師用MacBook,搭配Numbers (蘋果的試算表軟體) 處理財務報表,Keynote (蘋果的簡報軟體) 製作簡報,裡面有很多精美模板可以用。
破解了職業迷思,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另一個常見的誤解:Mac使用者是不是只會用蘋果產品?

Mac用戶只用蘋果產品?4大跨平台應用打破迷思
很多人覺得Mac使用者只會用蘋果全家桶,這也是個誤解。 這種想法可能會讓你覺得換到MacBook,就得把所有東西都換成蘋果的,造成不必要的困擾。
Mac使用者可以自由選擇其他品牌的產品。 雖然蘋果生態系統 (像是AirDrop快速傳輸檔案、iCloud雲端同步) 的確很方便,但Mac跟Windows系統的協作,其實比你想像中容易很多。
現在有很多跨平台App和雲端服務,讓協作更方便:
- Microsoft Office 365在Mac上的速度跟Windows版本差不多,而且MacBook Pro的M2晶片在處理大型Excel表格時,通常更順暢。
- Google Workspace (包含Gmail、Google Docs等等) 在Mac上的網頁版和桌面App功能一樣,而且桌面App還能離線編輯,就算在高鐵上沒網路也能工作。
- Dropbox Plus (雲端儲存空間,每月約360元,提供2TB容量) 可以在Mac和Windows之間同步檔案,方便你跟用Windows的同事共享資料。
- Asana (專案管理工具) 也有網頁版和桌面App,Mac和Windows使用者可以一起編輯任務、分配工作、追蹤進度。
所以,Mac使用者並不是只能用蘋果產品,他們有很大的選擇自由,也能輕鬆跟Windows使用者合作。

MacBook購買指南:4大關鍵問題與M3晶片升級建議
因此,Mac使用者並非只能使用蘋果產品,他們擁有充分的選擇自由,也能輕鬆與Windows使用者協作。接下來,我們將聚焦在購買MacBook時,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。
很多人在考慮購買MacBook時,總會冒出許多疑問,像是觸控板好不好用、續航力夠不夠、二手價穩不穩,以及到底該不該升級。 如果你對MacBook的觸控板不熟悉,可能會覺得操作不順手;如果電池續航力不夠,出門在外就得一直找插座;如果二手價不穩定,換機時可能就得賠不少錢。更別說,面對琳瑯滿目的晶片型號,升級的選擇更是讓人頭昏眼花…
別擔心,以下整理了MacBook購買時最常見的問題,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MacBook。
MacBook觸控板體驗精準度高,並支援多指手勢。MacBook觸控板支援Force Touch,可感應不同程度的按壓力道,提供多樣化的操作體驗。例如,在Finder中,用力長按檔案可預覽內容,輕按則選取檔案。在macOS Sonoma中,只需三指輕點觸控板並說出指令即可啟動Siri。
電池續航力方面,MacBook Air M3 (13吋)在實驗室環境下,無線上網可達15小時,影片播放可達18小時。實際使用中,若以50%螢幕亮度瀏覽網頁、使用Pages文書處理,續航約12小時;若進行Final Cut Pro 4K影片剪輯,續航約6小時。MacBook Pro 14吋 M3 Pro官方數據無線上網12小時,影片播放15小時。
MacBook在二手市場價格相對穩定,受機型、年份、硬體配置和外觀狀況影響。例如,2020年款MacBook Air M1 (8GB/256GB)在蝦皮購物-3C柑仔店的二手價約為15,000-18,000元,而2023年款MacBook Pro 14吋 M2 Pro (16GB/512GB)在DCFever.com二手市集上的價格約為40,000-45,000元。
M3晶片MacBook Air升級建議:
- M1晶片使用者:若經常使用Final Cut Pro進行影片剪輯,M3晶片相比M1晶片速度提升最高可達60%。
- M2晶片使用者:若追求更快的SSD讀寫速度,M3晶片256GB版本讀取速度可達2776MB/s,優於M2晶片的1733MB/s。
- 攝影愛好者:若使用Lightroom Classic編輯2400萬像素的RAW檔,M3晶片MacBook Air的處理速度比M1晶片快約2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