準備好迎接2025年的交易挑戰了嗎?我們將帶你深入了解如何選擇最適合你的看盤筆電,從硬體規格、軟體評測到多螢幕設定,我們都將一一解說。無論你是期貨交易新手還是資深玩家,都能從本文中找到提升交易效率的關鍵技巧,包含CPU、記憶體、顯示卡規格選擇、Windows與Mac系統比較、電腦版與手機APP看盤軟體評測,以及多螢幕設定與護眼方法,讓你輕鬆打造高效、舒適的看盤環境。
看盤筆電選購:硬體規格與系統選擇3大關鍵

看盤效能提升:CPU、記憶體、顯示卡規格如何影響你的交易速度?
選購看盤筆電時,硬體規格不足會直接拖垮看盤效率,讓你錯失交易良機。 CPU效能不足,回測策略耗時過長;記憶體太小,多開幾個視窗就卡頓;螢幕輸出不夠,無法掌握全面資訊。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判斷,更可能導致決策失誤,讓你與獲利擦身而過。
解決方案在於精準掌握硬體規格。CPU的時脈和核心數是關鍵,Intel i5-12400對一般用戶來說夠用,但重度使用者建議直上Intel i7-12700K。Multicharts至少需要4核心CPU,MetaTrader 5則更看重單核心效能。舉例來說,用i5-12400跑回測可能要15分鐘,i7-12700K只要10分鐘,效率差了33%。
記憶體的速度也很重要,DDR4 3200MHz或DDR5 4800MHz能減少卡頓。
- 8GB DDR4 2400MHz同時開券商軟體、Chrome(10分頁)和Excel,可能卡頓。
- 16GB DDR4 3200MHz則更流暢。
- 8GB跑Multicharts可能只能載入3個月歷史數據,16GB可以載入6個月。
雖然CPU和記憶體是重點,但顯示卡也影響多螢幕輸出。內顯通常只能支援2-3個螢幕,需要更多螢幕就得靠獨立顯卡。例如,Intel UHD Graphics 770通常支援3個螢幕,NVIDIA GeForce RTX 3050則可支援4個。
掌握了硬體規格的選擇要點後,接下來我們來聊聊作業系統與螢幕,看看Windows為何更適合看盤,以及多螢幕如何提升效率。
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硬體規格的影響,以下表格整理了相關資訊:
硬體 | 規格 | 影響 | 範例 |
---|---|---|---|
CPU | 時脈和核心數 | 回測策略耗時 | i5-12400 vs i7-12700K (15分鐘 vs 10分鐘) |
記憶體 | 速度和容量 | 多開視窗卡頓,歷史數據載入量 | 8GB DDR4 2400MHz vs 16GB DDR4 3200MHz,8GB跑Multicharts載入3個月數據 vs 16GB載入6個月 |
顯示卡 | – | 多螢幕輸出 | Intel UHD Graphics 770 (3個螢幕) vs NVIDIA GeForce RTX 3050 (4個螢幕) |

Windows vs. Mac:看盤軟體相容性與多螢幕效率提升指南
在看盤筆電的選擇上,Windows系統的優勢在於軟體相容性,但如果選錯,可能會讓你事倍功半。 許多券商的看盤軟體都優先開發Windows版本,Mac版本可能功能受限或更新較慢。專業看盤軟體如TradeStation和XQ全球贏家,甚至只支援Windows平台。這意味著,選擇Mac可能讓你錯失許多好用的工具,影響看盤效率。
因此,選擇Windows系統是更穩妥的方案。許多券商提供的看盤軟體,如元大證券的「點金靈」和群益證券的「策略王」,都優先開發Windows版本。硬體方面,Windows筆電選擇也更多,例如技嘉AERO 16 KE5和微星Creator Z16P B13UE等高階機種。
多螢幕配置能顯著提升看盤效率,但螢幕尺寸和解析度也很重要。
- 建議選擇27吋或32吋的4K螢幕,例如LG 27UP850-W和DELL U2723QX。
- 雙螢幕可同時顯示個股走勢和技術指標,例如左側螢幕顯示台積電(2330)的日K線圖,右側螢幕顯示MACD和RSI指標。
- 三螢幕可加入新聞資訊和自選股清單。
- 四螢幕則可將不同市場的資訊一覽無遺。
為了打造舒適的多螢幕看盤環境,螢幕支架也很重要。建議選擇VESA相容的螢幕支架,例如Ergotron LX和Humanscale M8.1。在人體工學方面,建議將螢幕頂端與視線平行,並保持50-70公分的距離。
看盤軟體評測:電腦版與APP功能實測比較
總結一下,好的螢幕和支架能大幅提升看盤體驗。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討另一個關鍵要素:看盤軟體。

電腦版看盤軟體評測:3大關鍵功能、介面與穩定性分析
選擇電腦版看盤軟體時,功能、介面和穩定性是三大考量點。 如果選錯了軟體,可能會遇到資訊不夠全面、操作不順手,甚至在關鍵時刻斷線的問題,影響你的投資決策。
因此,在選擇電腦版看盤軟體時,務必根據自身需求仔細評估。
- 功能方面:
- 元大證券點金靈的「多空策略雷達」能自動掃描盤面,找出符合特定技術指標的股票,特別適合選股新手。
- 富邦證券e點通則強調客製化介面,讓有經驗的投資者自由拖曳視窗,打造個人化的看盤版面。
- 凱基證券超級大三元提供「AI智能選股」功能,根據使用者設定的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,推薦潛力股,適合追求效率的上班族。
- 介面操作方面:
- TradingView的網頁版介面簡潔直觀,新手也能快速上手,但電腦版功能更完整,適合進階使用者。
- Multicharts提供高度客製化的程式交易介面,但學習曲線較陡峭,適合熟悉程式交易的專業人士。
- 券商軟體如永豐金證券的eLeader,介面設計較傳統,但功能齊全,適合習慣傳統介面的老股民。
- 穩定性方面:
- 在2024年3月15日台股大跌當天,TradingView的伺服器維持穩定,未出現斷線或延遲情況,適合重視穩定性的投資者。
- 元大點金靈在2024年5月10日成交量創歷史新高時,下單速度略有延遲,但未影響交易執行,適合對下單速度要求不高的投資者。
- 寶碩科技的Dr.Stock在2024年8月5日出現短暫斷線,影響部分使用者交易,適合對穩定性要求較低的投資者。
電腦版軟體各有千秋,但手機APP的便利性也不容忽視。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手機APP看盤軟體有哪些選擇。
以下表格整理了三款電腦版看盤軟體的比較:
軟體名稱 | 功能 | 介面操作 | 穩定性 |
---|---|---|---|
元大證券點金靈 | 多空策略雷達 (自動掃描盤面) | – | 2024年5月10日成交量創歷史新高時,下單速度略有延遲 |
富邦證券e點通 | 客製化介面 (自由拖曳視窗) | – | – |
凱基證券超級大三元 | AI智能選股 (根據風險偏好和投資目標推薦) | – | – |
TradingView | – | 網頁版介面簡潔直觀,電腦版功能更完整 | 2024年3月15日台股大跌當天,伺服器維持穩定 |
Multicharts | – | 高度客製化的程式交易介面,學習曲線較陡峭 | – |
永豐金證券eLeader | – | 介面設計較傳統,但功能齊全 | – |
寶碩科技Dr.Stock | – | – | 2024年8月5日出現短暫斷線 |

手機APP看盤軟體評測:即時報價、下單速度與安全性分析
手機APP看盤軟體提供即時報價、下單功能和行動便利性,但如果APP的報價延遲太高、資訊不完整,或是安全性不足,可能會讓你錯失交易良機,甚至造成財務損失。
因此,選擇手機APP時,務必關注以下細節。
- 報價延遲:
- 統一證券「好好證券」APP報價延遲約0.5秒,適合短線交易者。
- 群益證券「掌中財神全球通」APP報價延遲約1秒,適合長期投資者。
- 兆豐證券「行動VIP」APP報價延遲約1.5秒,適合對報價即時性要求不高的投資者。
- 資訊完整性:
- 玉山證券「玉山全球智富GO」APP提供完整的個股基本面資料、財務報表和新聞資訊,適合基本面分析者。
- 日盛證券「日盛Online」APP提供豐富的技術指標和繪圖工具,適合技術分析者。
- 康和證券「E閃電」APP提供即時的期貨和選擇權報價,適合期貨交易者。
- 交易安全:
- 華南永昌證券「華南e指沖」APP提供生物辨識登入和交易密碼雙重驗證。
- 第一金證券「e點通」APP提供SSL加密和定期安全漏洞掃描。
- 台新證券「PhoneEZ」APP提供交易憑證和IP位址鎖定。建議定期更換密碼,並開啟雙重驗證功能。
期貨下單軟體電腦配備:效能需求與3大關鍵配置建議
前面我們比較了各家券商APP的特色,現在,讓我們把焦點轉向另一個關鍵:期貨下單軟體的電腦配備。

期貨軟體流暢運行:CPU與記憶體配置建議,避免下單延遲
期貨交易時,軟體卡頓絕對是致命傷,尤其在分秒必爭的市場。 想像一下,當你看到一個絕佳的進場機會,結果下單軟體卻慢半拍,眼睜睜看著獲利溜走,甚至反被套牢,這感覺肯定很糟。更別說因為延遲造成的判斷失誤,長期下來可能讓你損失慘重。
要避免這種情況,電腦的CPU和記憶體一定要夠力。 多核心CPU就像賽車引擎,能同時處理大量數據,確保下單軟體順暢運行。建議至少選擇Intel Core i5(6核心)或AMD Ryzen 5(6核心)以上的處理器。不同軟體對CPU的需求略有不同,像是:
- 元大證券點金靈:建議至少Intel Core i5-12400或AMD Ryzen 5 5600X,確保多視窗同時運行不卡頓。
- 群益證券超級贏家:建議Intel Core i7-12700或AMD Ryzen 7 5800X,適合需要極速反應的高頻交易者。
- 統一證券e指發:建議Intel Core i5-13400或AMD Ryzen 5 7600X,確保在多螢幕環境下也能流暢運行。
除了CPU,記憶體也很重要,它就像是電腦的”短期記憶體”,速度直接影響資料讀寫效率。建議至少配置16GB DDR4或DDR5記憶體。容量越大,能同時處理的資訊就越多:
- 8GB記憶體:勉強能用,但容易卡頓。
- 16GB記憶體:適合一般交易者,能順暢運行單一下單軟體。
- 32GB記憶體:專業交易者的首選,能同時運行多個軟體。實測顯示,使用Multicharts回測五年以上的期貨數據,32GB記憶體比16GB快了40%。
此外,記憶體時脈速度也很重要。DDR5 5200MHz的記憶體,在市場快速變動時,下單速度比DDR4 3200MHz快0.1秒。推薦金士頓 Kingston Fury Beast DDR5 5200MHz 16GBx2 (32GB)套裝。
搞定了CPU跟記憶體,接下來我們來聊聊硬碟跟網路,這兩個也是影響下單速度的關鍵因素。
為了方便比較,以下整理了各期貨軟體的CPU建議配置:
期貨軟體 | 建議CPU |
---|---|
元大證券點金靈 | Intel Core i5-12400 或 AMD Ryzen 5 5600X |
群益證券超級贏家 | Intel Core i7-12700 或 AMD Ryzen 7 5800X |
統一證券e指發 | Intel Core i5-13400 或 AMD Ryzen 5 7600X |

期貨交易速度:SSD硬碟與低Ping值網路,提升下單效率
傳統硬碟(HDD)就像烏龜,而固態硬碟(SSD)就像獵豹,速度差超多! 如果你還在使用傳統硬碟,那就像開著一台老爺車在賽道上跑,再好的技術也沒用武之地。尤其在期貨這種分秒必爭的市場,速度慢就等於把錢丟到水裡。
所以,期貨下單軟體強烈建議使用SSD固態硬碟。 SSD的讀寫速度是傳統HDD的五倍以上,能大幅提升下單軟體的反應速度。更快的速度意味著更快的下單執行,讓你抓住每一個交易機會。而且,SSD的耐用性和抗震性也比HDD更好,能降低交易中斷的風險。
以下列出幾款不同價位的SSD供你參考:
- 三星990 Pro 2TB:讀寫速度超快,適合追求極致效能的用戶。
- 金士頓KC3000 2TB:性價比高,適合一般用戶。
- 威剛XPG SX8200 Pro 2TB:價格實惠,適合預算有限的用戶。
除了硬碟,網路穩定性也是重中之重。想像一下,好不容易等到一個機會,結果網路突然斷線,那種感覺有多崩潰!建議使用有線網路連接,並選擇Ping值低於20ms的網路服務供應商,確保交易的穩定性和即時性。同時,為了避免突發停電,建議配置不斷電系統(UPS),保障交易持續進行。
各家網路服務供應商的Ping值和穩定性略有不同:
- 中華電信光世代:Ping值低,穩定性高,適合對網路穩定性有高要求的用戶。
- 台灣大哥大寬頻:Ping值和穩定性都還不錯,適合一般用戶。
- 遠傳電信寬頻:Ping值稍高,穩定性一般,適合預算有限的用戶。
不斷電系統(UPS)的選擇:
- APC Back-UPS BX1600MI-TW:適合短時間停電。
- CyberPower CP1500PFCLCD:具備AVR自動穩壓功能,保護設備免受電壓波動影響。
- 台達電子UPS Ultron HPH系列:企業級用戶首選,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長的備用時間。
看盤環境優化:多螢幕設定、護眼3技巧,提升效率
在上一節,我們比較了各家網路和不斷電系統,確保看盤時的穩定性。接下來,我們將把重點放在如何優化看盤環境。

多螢幕看盤設定:硬體、作業系統與軟體3步驟教學
想要提升看盤效率,多螢幕配置是個好方法,但很多人不知道怎麼開始。 螢幕不支援、設定複雜、軟體不相容…這些問題不僅讓人頭大,還可能白花錢買了不適用的設備,最後只能放棄多螢幕,效率提升也無從談起。
其實多螢幕設定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。關鍵在於了解「硬體需求、作業系統設定與軟體支援」。
選擇顯示卡時,接口類型、解析度支援和效能是重點。例如,NVIDIA GeForce RTX 3060(PChome 24h購物價格約新台幣9,000-12,000元)適合預算有限但需要4螢幕輸出的使用者。AMD Radeon RX 6600(原價屋價格約新台幣8,000-11,000元)則適合對遊戲效能有一定要求的看盤者。如果需要更高的更新率或多螢幕同時顯示高解析度內容,RTX 4070 或 RX 7700 XT 等高階卡會是更好的選擇。
在Windows 11設定多螢幕,照著以下步驟做:
- 在桌面空白處點擊右鍵,選擇「顯示設定」。
- 點擊「識別」按鈕,確認系統正確識別所有螢幕。
- 拖曳螢幕圖示調整排列順序,使其與實際螢幕位置一致。
- 在「多個顯示器」選項中,選擇「延伸這些顯示器」,將桌面延伸至所有螢幕。
如果你想要更進階的功能,可以試試DisplayFusion軟體:
- 螢幕分割:可將每個螢幕劃分為多個區域,方便管理應用程式視窗。
- 應用程式視窗管理:可設定特定應用程式在特定螢幕上開啟。
- 熱鍵設定:可自定義熱鍵快速切換螢幕配置。
螢幕連接介面的選擇也很重要:
- HDMI 2.1:支援4K 120Hz顯示,適合高更新率遊戲和影片播放。
- DisplayPort 1.4a:支援更高的頻寬,適合多螢幕拼接和高解析度顯示。
- USB-C:部分筆記型電腦和顯示器支援USB-C連接,可同時傳輸影像、音訊和電力,簡化線材連接。
多螢幕設定搞定後,下一個重點就是保護眼睛了。畢竟長時間盯著螢幕,眼睛很容易疲勞。

長時間看盤護眼:螢幕亮度調整、防藍光眼鏡與20-20-20休息法
長時間看盤,眼睛酸澀、視力模糊是常有的事。 如果不注意保護,長期下來可能會造成乾眼症、近視加深等問題,影響生活品質。
要避免這些問題,你需要掌握「螢幕亮度、防藍光與休息策略」。
調整螢幕亮度是第一步。建議根據環境光線調整:在光線充足的辦公室(約500 lux),螢幕亮度調整至150-200 cd/m²;在光線較暗的室內(約200 lux),調整至80-120 cd/m²;夜間或黑暗環境下,則調整至50-80 cd/m²。Windows 10/11內建的「夜間模式」也能降低藍光。
除了調整亮度,防藍光眼鏡和軟體也是好幫手。選擇防藍光產品時,注意其藍光阻擋率:
- JINS Screen Daily Use:藍光阻擋率約25%,適合日常使用。
- OWNDAYS PC:藍光阻擋率約40%,適合長時間面對螢幕的工作者。
- Zoff PC Clear:藍光阻擋率約50%,適合對藍光敏感的使用者。
市面上也有許多防藍光軟體,功能和效果各有不同:
- Windows 11夜間模式:內建功能,可根據時間自動調整螢幕色溫。
- Iris:付費軟體,提供更進階的藍光過濾功能,可根據個人需求調整藍光過濾強度。
- Blue Light Filter:免費軟體,操作簡單,可快速調整螢幕色溫。
最後,記得適時休息。每隔20分鐘,將視線從螢幕移開,看向6公尺遠的物體,持續20秒,也就是「20-20-20法則」。可以使用番茄工作法計時器提醒自己休息。

看盤筆電選購5大關鍵:散熱、螢幕、虛擬桌面、續航與電池更換全攻略
調整螢幕設定和養成護眼習慣後,相信能有效減輕眼睛疲勞。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選購看盤筆電時,大家最常遇到的問題。
選購看盤筆電時,你是不是也對某些規格感到困惑? 如果忽略了這些細節,很可能買到一台用起來卡頓、螢幕不夠用,甚至續航力不足的筆電,不僅影響看盤效率,還可能讓你錯失投資良機。
別擔心,以下整理了幾個常見問題,幫你避開選購地雷。
- 散熱效能: 高負載運算時,筆電散熱不良會直接影響效能。風扇散熱機種建議選擇雙風扇和至少三根導熱管的設計,像 ASUS ROG Zephyrus G14 (2025款),在高壓下能將CPU溫度控制在85°C以下。如果預算充足,液冷散熱的 MSI Creator 17 也是個選擇,但價格較高,約80,000元起跳。
- 外接螢幕: 看盤需要多螢幕顯示更多資訊,建議選擇支援 DisplayPort 1.4 或 HDMI 2.1 的螢幕。例如 ASUS ProArt PA279CV (27吋4K, 60Hz) 或 Acer Predator X28 (28吋4K, 144Hz) 都是不錯的選擇。
- 虛擬桌面: 善用虛擬桌面能有效整理看盤資訊。Windows 10/11 內建虛擬桌面功能,用快捷鍵(Win+Ctrl+D新增、Win+Ctrl+左右鍵切換)就能快速切換。如果想要更進階的功能,可以考慮 DisplayFusion 等第三方軟體。
- 電池續航力: 長時間盯盤,電力續航非常重要。建議選擇電池容量 60Whr 以上的機種,例如 Dell XPS 13 (2025款),續航力可達 10 小時以上。
- 電池更換: 長時間使用後,電池老化是必然的。建議定期更換電池,確保續航力。更換時,選擇原廠或授權品牌的電池,並注意電壓和容量是否與筆電相符。在台北市,光華商場或 NOVA 資訊廣場有許多專業的筆電維修店家,更換價格約在 2,000-4,000 元之間。